日本的地震,主持人的幸灾乐祸,民粹的狂热
截至目前,日本本次地震已至少造成48人死亡,随着救援活动持续,伤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。
一省级广电台的主持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,称“报应来了?日本突发7.4级地震!”被停职后,舆论的走向真的让人细思极恐。
作为一家省级电视台的主持人,对发生在邻国的地震幸灾乐祸,把反人性当成炫耀,主动自毁形象,这种价值观让人大开眼界,实在是匪夷所思。海南电视台迅速对这位主持人停职,并没有什么不妥。
然而,看看下面的内容。
这个数字还在飙升,我刚看了一下,粉丝数已经涨到813.3万。照这个速度,也许,很快就能突破千万。
有这么强大的粉丝基数,也许,这位主持人将来会更加高调。或许,还能如英雄般接受粉丝的赞美,名利双收。
所谓停职,更像是一种奖赏,而不是处罚。而且,这是一种巨大的奖赏。
看看网民的态度,我们就知道他粉丝疯狂上涨的原因。
还有一些大V在为这位被停职的主持人向有关部门施压,甚至有一位人在美国的“爱国”大V,在网上发出了“建议严查台长,怀疑他有问题”的号召。
而在另一条微博中,有大V收集了大量攻击海南广播电视台的评论,称“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抖音评论区被愤怒的网友挤爆”,“要求电视台解释为什么要处理主持人”。
从这些网络的留言,也可以看出,民粹势力已经有多猖獗了。
在看到网络上这些为日本地震幸灾乐祸以及各种极端的声音,我总想起四年前那个穿旗袍在寒风中为武汉募捐的14岁日本女孩,每当有人捐款,她都会向捐款人90度鞠躬表示感谢。不知道她现在是否安好。
仇恨是能让人产生快感,能让人上瘾的。在二十多年前,王小波就提醒人们要警惕仇恨煽动,“煽动一种仇恨,鼓励大家去仇恨一些人、残害一些人,比如宣扬狭隘的民族情绪,这可以迎合人们野蛮的劣根性。”(《蛊惑与快感》,载于1996年第22期《三联生活周刊》)
可是,今天的网络,没有人在乎仇恨煽动可能带来的危害。对于网络大V来说,仇日仇美是流量密码。对于普通网民来说,仇恨远隔千里的日本美国,发泄情绪,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。即使现实中是个成天唯唯诺诺的小人物,也能在仇日仇美中,产生一种指点江山的幻觉,获得一种廉价的快乐。
王小波说,“群众被煽动起来后,有一种惊人的力量。”(《蛊惑与快感》,载于1996年第22期《三联生活周刊》)这句话在今天得到了验证。
我们在苦口婆心的劝说,幸灾乐祸不是爱国的正确表达方式。地震是人类共同的灾难,对邻国发生地震幸灾乐祸、诅咒认为这是报应的言论,是不文明,是反人性反人类的。
但是,网络用数字投了票。一天不到,便已经涨粉几百万。发布一条仇恨日本,对邻国的灾难幸灾乐祸的视频,竟然有可能成为千万粉丝的大V。
网络大V通过各种极端言论获得的成功,让媒体眼馋。一些媒体为了流量自甘堕落。看看这些年一些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,离客观、公正越来越远,为了迎合网络上的民粹,已经全然不顾及媒体道德和新闻伦理。
但对于中国社会来说,这是一种危险。一路狂奔的民粹,如果不加以遏止,只会让网络更加戾气,甚至还有可能,这种戾气漫延至线下,给社会带来不安全的隐患。
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巨大的流量,是一种难以抵抗的诱惑。也许,发表越来越极端的言论,会成为一个趋势。未来,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,主动顺应这个趋势。
这种迹象让我很不安,可是,我们能做些什么呢?
什么都做不了啊,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。
写公号几年了,我从来没有过要放弃的想法。可是,今天,我真的想放弃了。
兄弟号“红莲观潮”元旦发了篇新年寄语,《旧年的终章,新年的寄语》结果开年被封号七天。
我很伤心,也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。网络氛围已是如此,写我们这类文字的人,只会把路越走越窄,最终无路可走。
可是,难道我们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,把这个美好的世界让给他们了吗?
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啊!
兄弟号精彩内容